联邦最新数据显示,自2023 年以来,加拿大几乎所有永久居民(PR)和临时居民类别的移民申请拒签率均出现明显上升。
在留学签证、工作签证等类别中,拒签率飙升的主要原因被归因于资格标准和政策变化;但批评人士指出,移民部门为了加快清理积压案件,可能在审批中“过于草率”,导致更多原本条件良好的申请被拒。
积压严重 + 削减目标 = 拒签率上升
加拿大联邦政府已削减2025–2027 年的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年度接收目标,并裁减了3,300 个移民部职位。
然而,申请人数并未减少。截至2025 年 6 月 30 日,系统中共有2,189,500份正在处理的申请(高于3 月的1,976,700 份),其中842,800 份等待时间已超过 IRCC 自定的服务标准。
业内人士称:“他们设定了非常激进的削减目标,我看不出短期内如何在不采取激烈措施的情况下达成。”
拒签率数据
永久居民类别(2025年前5个月):
经济类:
家庭团聚类(配偶、父母/祖父母):
人道与同情类:
受保护难民及家属:
临时居民类别(涨幅尤为明显):
学习许可:
访问签证:
毕业后工签:
工作许可续签:
留学生/工签持有者配偶工签:
真实案例:好条件也被拒
配偶担保遭拒
探亲签两次被拒
忽略人道理由
AI与自动化审批的争议
多位业内人士指出,移民部引入高级分析与自动化工具,本意是提高效率,但可能让官员在时间压力下过度依赖AI 标记的“风险信号”,从而忽视了案卷的完整审查。
移民部回应称,AI工具不会直接拒签,只是整理信息辅助官员审理;所有申请均由人工逐案评估,并否认“为达目标故意拒签”。
业内呼吁:拒签理由必须更透明
随着拒签率飙升,业内人士建议在拒签信中附上更详细的官员批注,以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。
加拿大移民政策正处于收紧阶段,拒签率上升不仅影响申请人信心,也挑战着移民体系的公信力。未来,如何在控制移民规模与保持公平透明之间取得平衡,将是加拿大联邦政府面临的重要考验。
为什么选择专业与找靠谱机构很重要?
从近期加拿大移民拒签率全线上升的情况可以看出,哪怕是条件不错的申请人,也可能因为材料不完整、表达不清晰、或未能满足最新政策细则而被拒。
尤其是在学签、毕业工签、配偶担保等类别中,政策变化频繁、审核收紧,如果申请人对流程和要求理解不够深入,很容易踩坑。
此外,上述报道中提到的情况表明,部分拒签信使用模板化措辞,甚至忽略申请人提出的关键理由,这意味着申请材料必须在一开始就做到证据充分、逻辑严密、针对性强,才能减少被“一刀切”拒签的风险。
因此,加美移民建议加拿大留学或移民申请人:
选择合适的申请途径与专业方向
对留学生来说,专业选择不仅关系到学业,还影响毕业后的工作与移民机会。
对其他类别申请人而言,项目匹配度高、符合最新政策导向,能显著提升获批概率。
借助专业团队整理与递交申请文件
有经验的机构或律师能及时掌握政策变化,规避因文件细节问题导致的拒签。
在需要上诉或补交材料时,也能提供有力支持,节省时间和精力。
在拒签率上升、审理趋严的大环境下,“先研究政策,再精心准备”已成为成功获批的关键。